关灯
护眼
字体:大中小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
知足者富。
强行者有志。
不失其所者久。
死而不亡者寿。
有一处句读有必要改,不论是语句修辞上的考虑,还是本着语义通顺来判断。
同时还稍修两点。
修改如下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
知足者富,强行者有。
志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。”
智与明,有力与强,富与有,久与寿,两两相对,共四组句子。
前两组相对的句子,前句映衬后句,强调的是(统治者)要自知,要控制自我战胜私欲;后两组是相关对句,论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富有和恒久。
此章讲修身治国境界和途径:知人不容易,自知更不容易,“明”
,不要理解为一般的聪明,那等同了“智”
。
知,是道的相关词;而智,是老子反对的,在他看来是私欲至于邪恶的小聪明。
明,“知常为明”
,是道的境界。
自知,是修身的条件,也是内容。
战胜别人,为人羡慕,而老子反对“争”
,战胜自我才是应该赞扬的。
自胜,去除私欲,无我;侯王无为不争,守道行道,造福一方,天下归心,才是不可战胜的。
知足,是老子所论守道的心态。
这是后人知足常乐的原版。
老子思想精髓与要义光辉,体现于辩证思想及方法。
本章表达对“富有”
、“恒久”
的全新的理解,即道之悟。
知道,行道,才是真正的富有。
老子言知足,不是针对大众,是对统治者(有余)说的。
让不足者知什么足?!
这不是老子风格呀,这是后来统治者的意愿。
知足可理解为知止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