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。 济城市市中区。 虎泉社区卫生服务站。 下午三点。 二楼中医科。 复古装修风格的诊室内,许承跃坐在诊桌前,面对着一台电脑,和一本中医古籍。 一个六十多岁的短发老太太捂着左脸走了进来,“许大夫……” “你好!”许承跃抬头看了一眼,见她一手捂脸,面容痛苦,就差没有“哎哟哎哟”叫出声来,不知是脸疼还是牙疼。 “我这个牙疼了半个多月了,想找你看看能不能治。”老太太走近了说道。 “上牙疼,还是下牙疼?”许承跃问道。 老太太松了手,指尖轻轻抚摸着脸,说道:“这一大块,这里,还有这里,都痛,我也分不清是上牙还是下牙。去医院看了,医生说是三叉神经痛,我也不知道什么是三叉神经。” 许承跃看着她指示的疼痛部位,是左侧三叉神经的上颌支和下颌支部位。 “哎哟这个疼啊,我早上都不敢刷牙,疼起来厉害的时候,不敢吃饭,不敢喝水,恨不得用头撞墙啊!”老太太诉苦道。 “吃了不少止痛片,不吃就反复。这不,听说你病看得挺好,就来看看。你能不能给开点中药治治?” “我先把脉看看。”许承跃说着,让老太太坐下把脉。 脉实而有力。 “你这情况,吃药不如针灸效果快。”认真地把过脉后,许承跃说道。 很多疾病的治疗,针灸效果是可以立竿见影的。 用《黄帝内经》中的话来说,叫“若风吹云,如汤泼雪”。 疾病像风吹云一样很快消散掉了,像浇上热水的雪一样快速融化了。 “我之前做过一个星期的针灸啊,不管用。”老太太说道,“就刚扎上针的时候,通上电,一跳一跳的,感觉能好些,拔了针一会儿就又疼得不行了。” 许承跃明白,那是电针。使用电针强刺激,可以暂时抑制神经功能,达到一定程度的止痛效果,至于能维持多久,因人而异。 “他们给你扎哪里?脸上?”许承跃问道。 “是啊,扎脸上。”老太太说道。 “光扎...